公众留言>全部留言
  • 全部留言

留言详情

707000

2022-11-28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零售中存在的国内外质量标准差异问题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跨境电商中食品和保健品的国内外标准差异问题。比如:在我国维生素C作为保健品,其备案标准中每日服用剂量是30毫克-500毫克,而跨境电商平台天猫国际上存在不少国外生产的维生素C保健品,其含量通常达到1000毫克,超出了我国标准,但相关产品又在其生产国能合法销售。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商务部等六部门《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18〕486号)中提到的“相关商品符合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但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的范畴?相关经营企业的销售行为是否违规? 谢谢!

答复信息

2022-11-28

  按照“公众留言处理程序”,我们将就您的留言与商务部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收到反馈后将及时在[707000]号留言的答复中进行通知。敬请留意。

通知:现将商务部相关职能部门的答复意见转述如下:

      根据《商务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18]486号)等相关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是指中国境内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自境外购买商品,并通过“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或“直购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运递进境的消费行为。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相关商品直接购自境外,应符合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相关销售行为不构成违规。需注意的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企业应会同跨境电商平台在商品订购网页或其他醒目位置就上述情况对消费者进行提醒告知。

      此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企业应承担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障责任,当发现相关商品存在质量安全风险或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应立即停止销售,召回已销售商品并妥善处理。


                                                                                                               财务司